刑事案件的起诉被国家垄断,排除被害人自诉
较为严重的刑事案件的起诉权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少数轻微的刑事案件允许公民自诉
只要被害人的行为符合法定起诉条件,公诉机关必须起诉,不享有自由裁量的权利
被告人的行为在具备起诉条件时,是否起诉,由检察官根据被告人及其行为的具体情况以及刑事政策等因素自由裁量。酌定不起诉体现的就是起诉便宜主义
我国实行的是以公诉为主,以自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机制,即在对刑事犯罪实施国家追诉的同时,兼采被害人追诉主义。在起诉原则上,采用的是起诉法定主义为主,兼采起诉便宜主义,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收到严格限制
审查案件的内容:
审查起诉的步骤:
审查起诉的期限,应当在1个月内做出决定;遇到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这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未被羁押,则人民检察院不受这个限制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赞着审判管辖的规定,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之一: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刑事责任的
酌定不起诉 又称为相对不起诉 可以不起诉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其中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形有:
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的
存疑不起诉 证据不足的不起诉 人民检察院对于进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任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据以定案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二次补侦,证据不足的,应当不起诉,一次补侦,可以不起诉;当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时,可以提起公诉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刑法第246条规定的侮辱、诽谤罪,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刑法第270条规定的侵占案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刑法第234条第1款规定的故意伤害案
以上八种案件,被害人可以直接想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